这是我重新回到学校之后的第一场考试,父母的、自己的期待以及朋友的注目,让我莫名地感到兴奋。兴奋之余,又是一阵阵的慌张,假如我考不好……
整个上午,我都在复习功课,却丝毫没有进展,原定的计划,根本就没有实行,心情极其焦躁,甚至生出了不想考试的念头。
我的家乡是一个美丽的江南小镇,青石板在小雨过后显得格外雅致。我要去打水的地方,是一条小河,清浅见底,记得小时候,我还曾在这里钓鱼、捉虾、拾蛤蜊……
小溪里的小鱼小虾是不怕人的,似乎知道自己并未长大,还不够资格去填饱人的肚子。我卷起裤管,走到小溪边,打了满满一桶水。微风拂面,一只小鱼,在我脚边徘徊,突然之间心里生出一丝惬意。
仰头看天,我不由得想起那句“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人生有得有失,大可不必件件留意,或许真正的美景,在上,在停下来仰望天空的那一刻。心里顿时感到轻松起来,明天的考试,不过是一个开始,只要我尽力了,又有什么可慌张的呢?考砸了,恰是对自己成长的一种鼓励,毕竟没有哪个人是完美无缺的,我想考试大抵上也一样。
回去时,母亲看到我神色活了起来,便说:“考试就像打水一样,分数高低和打水的多少一样,其实打回来多少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够不够用,假如不够用,就再来一次嘛!”
1.构思精巧。今年很多考生写“感激”,但有新意的文章可谓凤毛麟角。这位考生则别出心裁,通过“打水”这一极为平凡的小事,叙写了母亲对“我”的良苦用心,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亲情。
2.深刻。文章选材虽然很平凡,但里面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特别是母亲的话“考试就像打水一样,分数高低和打水的多少一样,其实打回来多少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够不够用,假如不够用,就再来一次嘛”,蕴含着可供细细解读的人生意蕴。
一支毛笔,蘸着深浅不一的水和墨,握在母亲的手中,稍作沉思,便见母亲挥毫。瞬间,一白的宣纸上就呈现出梅花苍劲的枝干,由右下角向上伸出,稍作倾斜,再向左上角伸展,稍作皴笔点染,苍劲的梅骨便跃然纸上。
然后,母亲换了毛笔,这次饱蘸的是朱砂红,只见她凝视了画面许久之后,迅速地在梅花的枝干上画出朵朵盛开的红梅,还有含苞未放的花蕾。一幅雪中寒梅图,一下子将我带进了一种令人震撼的意境之中。
母亲凝神注视着画面,又换了一支毛笔,在画的一角题字“她在丛中笑”,不由得让我想到了咏梅的诗句:“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正因为盛开在冰雪之中,才见出梅的风骨;“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梅花即便被碾成尘土,它那别有韵致的香气,也永远不会改变……
此时此刻,我不知母亲是在画梅,还是在借助画笔展现自己的心灵。曾经,被病魔得瘦弱不堪的母亲,在痛苦中拿起了画笔,那看似弱不禁风的外表,包裹着一颗不向命运的强大内心,支撑着她走过了那段痛苦的抗癌历程……
看着,看着,涌上了心头,不只是被母亲的梅花所震撼,更是被母亲的所。一幅梅花图可以由水墨丹青表现出主题,而这梅花之魂则是画梅者内心意志的体现,这就是中国水墨画精深的内涵体现,我已被深深。
看似简单的观看母亲画梅花,却凸显了作者选择写作素材的精心与妙处。从一次观看母亲画梅花的完整经历,感受到母亲战胜病魔的顽强。母亲将情感寄托在画梅之上,而作者把之情体现在观看母亲画梅的之中。
在细腻地描写母亲画梅的过程中,最富感染力的不仅仅是苍劲的梅花枝干和强烈的色彩对比,而是巧妙地以诗句题字,如点睛之笔展示出作者的深刻内涵,对母亲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特别是结尾句,更使文章主旨得到。
五六岁的时候,我还住在老家,住在奶奶家的小院里。小院里有三间屋子,院墙上的砖瓦绿绿的,显得那么富有生机与活力,整个院子温馨,。
在院子的中央,是一棵大槐树,它的树干十分粗壮,一个人根本难以抱拢,看起来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槐树的树皮有了许多裂缝,仿佛在诉说着岁月无尽的沧桑。树皮黑而发青,摸上去湿漉漉的。每逢春夏之际,树上米粒大小的槐花和叶子就一个个地冒了出来,散发着花的浓郁芬芳和树叶独有的清香,令旷神怡。
每年槐花盛开的季节,那一颗颗白嫩细小的槐花,就在奶奶的手下变成了美味的槐花糕。那晶莹剔透的米粒,一颗颗又黏又亮,如一颗颗珍珠,是金的槐花酱,散发着迷人的醇香。我每次都捧着那槐花糕狼吞虎咽,拼命地吃,这时奶奶便用手捡干净我掉在身上的米粒,我慢点吃……
盛夏的每天傍晚,我和奶奶都来到这槐树下乘凉。伴随着最后一丝余晖从槐树的树缝间穿过,晚风轻轻地吹拂着树叶,发出哗啦哗啦的响声。我坐在奶奶的腿上,握着奶奶的手。奶奶的手软软的,但却因为岁月和劳累的,留下了一道道深深的印记和老茧。奶奶这时半眯着眼,摇着她那大大的蒲扇,慈祥地看着我,给我讲她小时候的故事。那是奶奶年轻时关于老家的梦。那时就是在这棵大槐树下,奶奶一个人把四个孩子拉扯大,这需要多么顽强的毅力啊!
时光飞逝,那段美好的时光已经一去不复返,我和奶奶现在也只有在假期才能见面。但是每次闻到那久违的槐花香,我总会有一种家的寄托,在槐花香中,我不由得又想起了当年奶奶对我的关爱,以及那段我和奶奶在老家共度的好时光……
小作者的美好时光与老家有关,回忆中的奶奶、老院子、槐树、槐花和美食仿佛氤氲在一片醇香中,那是童年的美好。也许每个人都无法走出自己的童年,因为那是自己在涉世未深、无忧无虑时的一片避风港。无论走到哪里,想起童年的处所,我们都会感到从心底升上来的一种暖暖的甜蜜。小作者最可贵之处就是把这种细腻的内心体验生动地表达了出来,引发了读者对自己童年那片小小领地的回想。
奶奶的衣服不论新的还是旧的,总是干净的,连补丁都是一针一线细细补好。下地干活后,总要在水塘边舀一捧水,理顺头发,洗净脸庞。奶奶还爱花,什么牡丹、菊花、花、小雏菊、栀子花等,都是奶奶所爱。
我小时候是很顽皮的,总是把奶奶精心培育的花折断,插在奶奶头上,说奶奶是世界上最美的奶奶。奶奶从不生气,只是一把把我抱起,说我家乖孙女也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姑娘。夕阳下的我们,头上插着花,一幸福地笑着。
您端来热气腾腾的蒸蛋,我迫不及待地拿起勺子,轻轻一舀,那嫩黄鲜美的蒸蛋便嵌入勺中,我不等吹凉,就塞进口中,吞了下去,您在一边和蔼地笑了。我舀一勺给您吃,您把头摇成拨浪鼓,连说不想吃不想吃。我便自己埋头吃起来,直到雪白的汤匙碰到那可爱的青瓷小碗。
现在想起来,奶奶哪是不想,分明是舍不得。我想等我长大了,一定要跟奶奶共吃一碗蒸蛋,重温那份无言的爱。
等我长成您眼中最美的姑娘时,您的脸上已经刻满了岁月的痕迹,双手经岁月的布满了老茧,腰弯了,头发也白了。
月亮挂上了天,一片幽蓝的幕布中,零零落落的星星穿行在云层中,时隐时现。我们的晚饭开始了,您忙着给我夹菜,问我的学习、我的生活,又突然想起什么,迅速从里屋找出专门给我留的好吃的,我哭笑不得地看着眼前堆满的食物,又笑着一一吃下。
当我走近您时,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您却给了我整个春天。现在,栀子花已经凋谢,书页中的花朵也变得失去了光泽,一如辛劳一生的您,但我感觉它有特别的芳香。感谢您,奶奶,让我得到了更多,更多……
情感真挚。文章以细节传情,小作者信手拈来,捡拾生活中细小的情节,撷取生活中的小镜头,事虽小,情却真,意尤浓,显得韵味悠长。那个极爱干净的奶奶,儿时与奶奶相处的欢愉等,在小作者笔下轻轻流泻出一幅温馨的天伦之乐的画面,让读者在这清香怡人的温馨中感受到奶奶的朴实感人。
文笔细腻。文章语言清新流畅,开头写栀子花开,让读者仿佛嗅到了栀子花的清香,同时也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调,结尾再次写到栀子花,奶奶的爱如同栀子花香一样沁脾。
桌前,轻拾姥姥留下的信笺,看那清墨在纸上灵动游转,娓娓道来。仿佛又是那日的场景,同样的画面,但我读懂了那句话,那份如落花般留香的情。
犹记,在童话书的扉页间的那张纸片,我的第一张剪纸,第一张信笺,是一只精美的剪纸燕,附着一行字“衔泥带得落花归”。我惊喜地抬起头,只见姥姥慈爱地望着我,双眼弯出温暖的弧度,澄明阳光仿佛溢满了她眼角的细纹,流淌出幸福与快乐。姥姥笑着解释:“小燕子外出衔泥,却把芬芳的落花带给,冰冰喜欢吗?”我笑着点头,依偎在姥姥身边,其乐融融。
暖阳,明辉,红纸,妙剪,信笺,诗言。一片斜阳,金木水火土命查询表映出明媚笑颜,染出祖孙真情。那句话,那份情,那时候看到了,却不懂。
读着忆着,目光流连,记忆蹁跹,唯愿这信再长些,时光再慢些。略一抬眼,微怔,仿佛已千年,转眼,我已初三,离开姥姥身边,而姥姥也只好把那份思念融于信笺中,寄至我的身边。恰似那美好的燕,洒落下片片落花,带给我无尽的芬芳。
慢慢打开姥姥刚寄来的信笺,一只美丽的蝴蝶标本映入眼帘,几片洁白的茉莉花瓣溢出幽香,不觉间熏出了我的泪。信中,姥姥写道:“爱孙,听你因备考而身心疲惫,我特地走到植物园,寻到一具标本送你,愿你能明白,蝶的美丽源于蛹痛苦的,华丽的外表下饱藏着的艰辛,祝你在中考中也能化蛹成蝶……”泪早已汹涌而出,姥姥,您平时腿脚不便,是很少出门的啊!那一刻,我才真正明白剪纸中那句话的含义。姥姥,您正如那的燕,每日忙碌间却把那芬芳的花香融在信笺中,染香了我的童年,陪伴着我的成长。
“衔泥带得落花归”,我细细品味这字里行间的深意。姥姥,感谢您,用那片信笺,让我读懂了您如落花般芬芳的深情。
1.构思独特,选材精妙。当今时代,手写书信已成稀罕之物。作者回归传统,巧借姥姥留下的一封封信笺表情达意,芬芳的花香融在信笺中,“流淌出幸福与快乐”。而“剪纸燕”与“茉莉花瓣”穿插其间,又观照到了漫画材料中的“燕子衔泥”和“落花”,可谓与材料若即若离,显示出高超的写作境界。抒写亲情的文章如恒河沙数,“信笺”这一爱的寄托物的选取,充分体现出作者构思的独特与创新。
2.擅用短句,精于炼字。作者在行文过程中,运用了很多短句,使得句式参差,这也是一种陌生化的表达,取得了较好的艺术效果。
午后的小院里,我坐在外婆家的木凳上,看着外婆包粽子。一盆已经泡过的糯米,一把已经煮过的粽叶和线绳,摆在外婆的面前。只见外婆熟练地拿起一片粽叶,在水中涮过后卷成漏斗的形状,然后将糯米放入其中轻轻压实,又拿起一颗蜜枣放入其中,再将粽叶包好,接着用一根细细的线绳,三下两下,绕来转去,一个粽子便包好了。
看着,看着,我为外婆包粽子的姿势折服,这哪里是在包粽子,在我的眼中,分明是在制作一个个精美的工艺品。那优美的姿势已经定格在我的记忆中。“外婆,为什么要包粽子呀?”“端午节吃呀!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啊!”外婆一边忙碌着,一边回答我的问题。
等待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当浓郁的粽香飘满小院的时候,外婆已经将一盘香喷喷的糯米粽端到了我的面前。轻轻剥开粽叶,香甜的粽香沁入我的心脾,吃上一口,瞬间唇齿留香。
猛然间,脑海中浮现出外婆给我讲过的屈原的故事,一首唐诗回荡在耳边:“节分端午自谁言,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当年楚国大夫屈原的一腔爱国热情无人理解,他只能饮恨抱石投入汨罗江,那一天正是农历的五月初五。两岸百姓为了不让鱼虾损伤他的身体,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后来便沿袭成了端午包粽子的习俗,代代相传。
看着手腕上的五彩线绳,抚摸着脖子上外婆亲手缝制的香草荷包,猜想这也许是外婆的外婆了她,而我也应该向外婆学会这些,在未来的端午佳节清晨,我会把这五彩线绳和香草荷包留给我的子孙,再为他们包出一个个如工艺品般的糯米香粽,让那粽香流传久远、久远。
独特的选材吸引阅卷老师的眼球。同样有考生写到端午节包粽子,主题体现在吃粽子的感受。而本文作者回忆端午佳节看外婆包粽子,叙写了这一习俗的来由,由此出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唯有传承最重要的主题,使人感受到文章主题中所蕴含的厚重的文化底蕴。特别是结尾处对于未来的遐想,更使文章主旨得到了进一步的。
文章由325棋牌提供发布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