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变了,不再是以前那个他了。总有人会这样和闺蜜喟叹,你知道吗?刚刚在一起的时候,他要是发现了我穿着新的鞋子,出门的时候就会在口袋里替我备着创可贴。
会有很多心理学家同意这种看法。例如Kelley等人认为,从关系一开始,是行为影响了两位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变化。他们因为实施了这些被定义为相爱的行为,所以他们被定义为情侣;同时他们所做的这些事,例如一开始的调情,到,到交往,这些行为也影响了他们对对方的认知和感情。
因此,当情侣疏远,当他们脱离热恋、关系满意度下降,这也是他们的行为在。即,当他们变了,不再对对方如以前那样上心了,他们减少了热恋的行为,他们之间的热恋也就随之消失,关系满意度也直线下降。
Williamson等人同年也发表报告称,他们在关系咨询中成功改善了一千多对伴侣的沟通行为,但沟通行为的改善并不预测这些伴侣关系满意度的变化;而在此之前,行为,尤其是沟通行为,一直被当作改善伴侣关系满意度的关键。
比如当我们看见腐烂的食物,我们不需要思考,就会选择丢弃或是远离它。这种行为的产生过程是自动的,因为腐烂的食物对健康有害这样的信息,早就已经写在我们的内隐认知里了,腐烂和坏的已经自动联系在一起,因此我们看见腐烂时,就会不假思索地自动回避。
用这种角度去分析爱情的话就是--你还没有意识到爱情来了,你脑内的就先知道了。脑内的偷偷地让你心跳加速,让你血流变快,让你神魂,让你想要去接近这个人--这时候,傻乎乎的你才算知道自己已经坠入爱河。
内隐认知对我们行为的影响经常是以接近-回避的形式体现,喜欢就接近,讨厌就回避。如果你的内隐认知告诉我们眼前的人是对的人,我们下意识地就会想要去同这个人接近。
心理学家Arthur Aron有一个著名的研究。他让一男一女两名异性恋被试面对面坐着,让他们轮流问对方问题,例如你上一次哭是什么时候?,又例如你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吗?
被试们分享的是心情、情绪和秘密,这些问题都有很高的程度。之后研究者让他们注视对方的眼睛,注视长达4分钟之久。神奇的是,实验结束时,许多被试都报告自己深深被对方吸引,陷入爱情之中。
本文来源于ipfs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