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婚礼风俗 > 正文

民国时期的河源七夕风俗:家家乞巧望秋月

类别:婚礼风俗 日期:2017-10-12 23:01:27 人气: 来源:

  当年的河源城,街和巷都不是太宽,尤其是小巷,多用鹅卵石或青石板铺地,长长的,或短短的,穿着阔大衣裳的人们穿行其中。不少闾巷曾经出有考有的读书人,或是有德行的,或是节孝的女子。为了表彰这些读书上进、乐善好施、从一而终的嘉行,就会在这些人居住的巷子里,树起端庄、严肃的石制或木制牌坊,通常嵌有石匾或木匾,表明这是表彰什么行为的。至民国年间,河源城内仍保留有30多条小巷和众多牌坊。但到了今天,牌坊基本。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巷也多有,以便通车和行人。

  河源县城街巷横纵交错,有九街十八巷之说,但这只是个约数,其实并不止九条街。这些街道,或说街市,都是成行成市,井井有条,丝毫不乱。美国南大学保存的河源老照片中,除了有化龙、太平街这几条闻名遐迩的商业街,还有一些小巷子。2000年出版的《河源县志》载,1949年之前,河源县城的主要里巷,有30多条:潘屋巷、危屋巷、江屋巷、赖屋巷、黎屋巷、县背街、曾屋巷、东横巷、南门井巷、南直巷、还金里、孝子里、都市巷、钉屐巷、酒饼巷(已延伸至化龙)、邝屋巷、邱屋巷、黄屋巷、灯笼巷、太平巷、石苟巷、猪仔巷、龙颈巷、肖屋巷、下肖巷、更楼下、青云东巷、盐埠巷、竹园西巷、中心巷、邹家里、书房井巷等。这些里巷,大多狭窄、,道不平,宽度一般在1-3米。1949年后,由于建设需要,有的被堵塞、拆除、改建,有的更名。下城酒饼巷因为延伸至化龙,于是改称化龙,2003年为化龙商业步行街,2014年铺设沥青,实现机动车辆通行。从南大学老照片中可以看到,这些小巷一般都是鹅卵石或青石板面,两边都是传统的青砖乌瓦房。在一张Lutz,Samuel (Mr)拍摄的照片中,展现了清末的河源人去市场的一个场景。几个河源男子,脑后拖着长长辫子,正在去市场的上。走在后头那个男子,还撑着一把伞,遮蔽的日头。他们的前面,是一个城门,究竟是东南西北的哪一个城门,因为看不清砖拱门的字,也就不得而知了。照片前面,有两个女子、一个孩子,除前面一白衣阔袖的女子脸朝里门看不清正面,其他两人都在怯怯地看着Lutz,Samuel先生和他手中的相机。这条去市场的,应该比较繁华才是,但可能因为当时人口有限,两旁的房子并不密集,有杂草丛生的荒地,也有杂草满墙的废屋。这张照片拍摄于1895—1912年期间。另一张照片也是小巷子,照片名注明在小江(即新丰江)旁边。照片左前部,是一个堆满竹箩的商店,右边的店铺也是堆满了箩、木板等物。3个男人穿着打补丁的阔衣裳走在鹅卵石上,后面的男子挑着制作简单的竹制品,头上戴着草帽。拍摄者对河源这样的景物很好奇,专门备注了几个英文单词:篮子,河,屋顶,商店,街头场景。照片摄于1931—1950年中某一年的6月19日。

  老河源曾有过众多的牌坊,仅在同治《河源县志》中,就记录有40个牌坊,大多数是对考取科举的表彰。在南大学的网站上,我们找到了其中的几座:青云坊和其他两座难以辨认的牌坊。在河源民间,还保留有少数几块牌坊上的残匾,如李氏的“恩纶三赐”、“具庆重褒”石匾。在乾隆、同治年间,遍布河源城的牌坊有:为取得有科举的邑人所立的有:象宿坊(为古成之立)、仁寿坊(为耆民曹君选立)、接桂坊(为洪武丙子举人陈奎立)、肇科坊(亦为陈奎立)、攀龙坊(亦为陈奎立)、登云坊(为永乐乙酉举人邱榖立)、攀桂坊(为永乐举人刘先立)、五马坊(为桂阳知府刘康立)、荣桂坊(为永乐癸卯举人马骥立)、书锦坊(为柳州知府陈骏立)、登秀坊(为成化戊子举人邹愉立)、夺锦坊(为成化丁酉举人黄冕立)、百粤特秀坊(为成化癸卯举人、甲辰进士马升立)、丛桂坊(为周咪、丘榖、刘先等人立)、光岳发祥坊(为贡生、夔州同知萧显立)、亚魁坊(为辛酉举人谢宜申、顺治庚子举人江祖雒立)、乔梓联芳坊(为成化庚子举人陈珪、其子己酉举人陈希文立)、世科坊(为陈希文立)、秋鹗横霄坊(为正德丙子举人李时新立)、进士坊(为嘉靖戊辰进士李焘立)、天申世显坊(为李焘祖父李景星立)、具庆重褒坊(为李焘父母李学颜、马夫人立)、科第坊(为顺治壬辰进士邝奕垣立);为德行立的有:孝子里(为马叔康立)、还金里(为林应辅立);为寿考立的有:百岁坊,在仁里巷;为邑人公建的有:青云坊,乾隆十年知县陈张翼议邑绅士公建、双江文源石牌坊,为学宫门户;为守节女性立:柏节坊、尹氏节孝坊,邝氏(3个)、李氏、谭氏、苏氏、刘氏节孝坊。这些牌坊,现在已一个不存,只有一二残匾仍藏于民间。李氏开先族谱中录有当年进士坊、具庆重褒牌坊和天申世显牌坊的图。目前,李氏家族仍收藏着“具庆重褒”、“恩纶三赐”石匾。1934—1939年期间,Hannich,Gustav Ludwig Hermann(Mr)拍摄了一个牌坊。可惜牌坊上一个字都看不清。这是一条河源典型的麻石(花岗岩)小巷。上城北门黎屋的黎先生说,当年河源很多街道如十字街都是用麻石铺,周边百姓来到城里,就把河源城本地人喊作“石街胆”了。这张照片,为我们记录了当年石街的原始面貌:中间麻石条横铺,两侧竖铺麻石,作两种建材的分界线,最边的两侧,是鹅卵石面。两旁是长长的高高的墙,应是大宅院的宅墙。Krayl,Robert (Mr)在1905—1925年期间拍摄的一张“The SandStreet”照片中,在备注里说,这条小巷在一个市场里,“sandstreet”的意义不是很清楚,究竟是“沙街”,还是“沙子做的街”?若是“沙街”,则河源有一条街道叫“沙边街”,进入新千年后才拆掉。但这条,并非沙子所铺,而是由大小相似的鹅卵石铺就,旁边有水沟(河源话叫这种沟为“鸡坑沟”),人们用石板铺成一二级石阶以便进出。这条巷子里,有一座非常明显的建筑——牌坊。牌坊上有两个石匾,一个是竖着的,可惜一个字也看不清,一个是横着的,写着“□(看不清此字)平人瑞”,一望而知,是为百岁长寿老人立的。可惜河源县志并没有民国版的,不知同治年之后,还出了几个百岁寿星。1982年人口普查时,河源全县年满百岁的有2人,101岁的1人。这几个字下面,远远的那座山,就是梧桐山。巷子里有人,一人挑着担,一妇人抱着个幼儿,看着拍摄者罗伯特先生。一边的门楣上,贴着过年时贴上的红纸片。对普通来说,不管政坛如何变换,只要战火没蔓延过来,生活就可以在阳光下继续。那座牌坊,仍在延续着家族当年的荣耀。

  李氏开先族谱中录有当年进士坊、具庆重褒牌坊和天申世显牌坊的图。目前,李氏家族仍收藏着“具庆重褒”、“恩纶三赐”石匾。

  8月17日,南国书香节进入第4天,省委宣传部在书香节现场陆续举行了“全民阅读‘双百’颁仪式”、“‘全民阅读示范书店’颁活动”等,激励全民阅读先进单位持续做好示范。今年书香节我国的馆、馆和马来西亚馆都进行了升级,东南亚馆开展了“一带一”主题图书展销和宣传,广东出版业“走出去”战略取得良好成效。近年来,广东文化产品出口和服务出口增长迅速。股份公司所属的对外印刷、涉外光盘复制、进出口贸易企业借力,把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出口业务辐射至东南亚、东北亚、美加地区等全球多个区域,每年的进出口贸易总额超过2亿元,年均实物出口的销售超过150万美元。为了积极响应习总提出的“一带一”国际合作战略思,广东出版业与多个国家由资助的促进图书出版交流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如希腊国家图书中心、荷兰文学基金会等,加强了双向文化交流与合作,促成了更多的合作出版项目。17日下午,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新闻出版广电局主办的2015“书香岭南”全民阅读“双百”颁典礼在“南国书香节”现场举行。颁典礼回顾了我省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的情况。近年来,我省全民阅读工作在省委、省的领导下,培育出了“书香岭南”“深圳读书月”“香山讲坛”等一批具有岭南特色的阅读品牌,涌现出一批“书香之家”“书香企业”“书香之乡(镇)”,活动最终评选出100个示范单位和100名模范个人。此外,由省委宣传部主办、广东省书报刊发行业协会承办的“全民阅读示范书店”授牌活动也在当天下午举行。评出了深圳书城中心城、广州购书中心、广州番禺博览书店、深圳友谊书城、广州学而优书店、方所、联合书店、广东新华发行集团江门购书中心、新华书店珠海书城、广州1200bookshop等10家书店为“全民阅读示范书店”。岭南文化是南粤之地的千年明珠,凝聚着岭南人的文化情感和历史体认,也是岭南人的栖息地。2015南国书香节不仅为读者呈上了一系列特色岭南主题展馆和图书展销的文化大餐,还为读者献上多场内容多彩的岭南文化,刮起最炫岭南风,让广东本土读者更深地理解自己的文化根源,也让非本土读者领略岭南文化的魅力。

  “羌族跳舞的时候是翘起脚的。”80岁的广州老西关、中山大学教授黄天骥跷起腿摆出“羌”字的姿势。这不是什么戏曲表演,而是在学而优书店2015南国书香节的“岭南文化”系列第一讲“我所理解的岭南文化”中,黄天骥老师幽默风趣地为大家解释“羊城”的来历。关于岭南文化的特点,流行的说法是“务实”“包容”,黄天骥认为“务实”和“包容”更准确地说是岭南文化的基础和底色。而广州的“羊城”别称和五羊传说,正是广州的务实和包容的最佳体现。“老一辈岭南人务实,所以实事求是,承认落后,仰慕中原文化。”黄天骥如是说。“羊城”和“五羊传说”实际上说的是,以“羊”为代表的羌族后代的中原文化南迁并被岭南人学习的历史——这体现了岭南的务实。而五羊传说里羊含着岭南特有的麦穗,则是岭南人善于包容、将中原文化融合到自身的体现。谈到对岭南文化的传承,黄天骥评论道:“发展不同地方的文化,才能表现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而粤语则是岭南文化传承的重中之重。对乡土文化的判断不能失误,教育者的眼光应该放宽,在普及普通话的同时,不要忘记粤语的教育。黄天骥表示:“爱家与爱国是不能割断的,爱自己的乡土,寻根就是爱国!”他鼓励广大读者主动传承粤语,也寄望年轻一代的岭南人能从身边的小事,从身边的乡土文化中寻求,多了解岭南乡土文化。

  南国书香节立足于岭南民俗特色,在多个场馆设立主题展区,不仅展出本土粤版图书,还特设《广州大典》专题展馆,展出纵跨广州两千年的珍贵历史文献,传承广州历史文化。其中广东馆汇集了多家出版社出版,包括广东人民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花城出版社等,为广州市民倾力打造了粤版图书盛宴。据了解,南国书香节重点推出的岭南文化主题图书主要分为广东民俗、学术古籍类和史料文献等几类,包括《寻味广东丛书》《岭南文库》《黄埔军校史料汇编》《叶名琛档案》等图书,受到不少读者的关注。在由将近300本《广州大典》书册组成的数字“520”前,不少读者驻足拍照留念。“520”代表的是《广州大典》系列图书共520册。这部典籍编纂过程前后历经10年,地域覆盖清代中期广州府所辖区域,可以说是岭南文化的又一代表性力作。一位女士带着孙子来看《广州大典》,他们是地道的广州人,在上看到南国书香节展出《广州大典》的消息,所以来现场饱一饱眼福。据工作人员介绍,《广州大典》有网络版本,读者可在网上阅读,中山大学图书馆、广东省图书馆等图书馆都会有《广州大典》,读者也可在这些图书馆阅读实体书。《广州大典》收录了历代广州人士及寓贤著述、有关广州历史文化的著述以及广州版丛书,大体依经、史、子、集、丛五类而分。此次编纂,征集范围扩到,收录了历代共4064种文献,展示千种经典里的广州城市记忆。此外,广东联合图书展销区特设广州专题和特色工艺品专区,推出品类繁多的特色广州出版物。据悉,迄今为止该展区最受读者欢迎的岭南特色广州书籍包括《广州掌故》《老广新游》《广府童谣》等图文并茂的图书,涵盖广州饮食、岭南民俗等内容,为读者呈现最富特色的本土文化。而精美独特的广州手工艺品也令不少人停驻。广州骑楼模型、舞狮摆设和形态各异的岭南特色明信片琳琅满目,吸引了不少小朋友的目光。

  羊城古邑文化区“历代羊城八景”书画展伴着广东音乐馆的袅袅岭南歌声,让读者朋友穿越千年,从岭南书画里欣赏从宋代到当代的“羊城八景”的同时,还能感受浓厚的广东音乐氛围。据悉,由广州新华出版发行集团主办的“历代羊城八景”书画展,邀请了岭南山水画名家、书法家和篆刻家96人进行书画创作,历时一年,终完成《历代羊城八景》九卷书画册,并付诸出版。8月17日,现场还邀请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龙志航,中国美术协会会员沈文江等岭南书法、国画家泼墨挥毫,为读者朋友呈上岭南书画盛宴。位于羊城古邑展区旁的广东音乐馆是今年羊城书展板块的新设展馆。馆区既有经典广东音乐表演,又有广东乐器展览和试听区。在乐器展览区,摆放着洞箫、秦琴、琵琶、扬琴、高胡、古筝六种乐器。据广东音乐馆的何主任介绍,这些乐器均是广东曲艺团的珍藏乐器。广东音乐的试听区则是整个广东音乐馆里最受欢迎的部分,大部分经过的读者都会戴上,选上几首广东音乐来听,广东音乐的风格欢快喜悦,具有鲜明的岭南色彩。一位40岁的女读者说:“小时候经常听广东音乐,例如《雨打芭蕉》《步步高》,都很有熟悉的感觉。”

  “戏言缀玉,展梨园睿智锋芒;妙语连珠,现红船黠慧神光。”8月18日,南国书香节羊城书展文化活动区粤味飘香。广州粤艺发展中心资深学者、电视节目主持人何车,携新书《戏人戏语——粤剧行话俚语》《戏语戏人——粤剧掌故趣事轶事》,与现场观众分享粤剧文化的行话俚语、趣味轶事。在活动现场,韵味十足的粤剧舞技表演让观众大饱眼福。《天女散花》水袖游龙、三拳、小罗汉……十几个小朋友轮番上阵,将粤剧中的“功夫”演绎得淋漓尽致。更有击鼓退金兵的“小梁红玉”,智斗日军的沙家浜新四军,各式表演让观者啧啧称赞。何车在谈及粤剧文化的传承时指出,岭南艺术氛围浓厚,粤剧在广府文化中常通俗的一种文化,已成为老年人的一种休闲方式。但是要想进一步传承粤剧,不可小看电视的力量。通过电视传递粤剧文化中的行话俚语、趣味轶事,短时间内就能吸引到不少观众。当观众接触到粤剧文化后,再吸引他们走进剧院,与粤剧进行艺术、思想、灵魂上的交流,感受粤剧舞台艺术的魅力。同时要深刻明白,舞台表演是戏剧的根本,电视不能替代戏剧,剧场是粤剧最重要的舞台。粤剧交融了粤文化的雅与俗,它轻快流畅、新款善变于中国戏曲,作为岭南文化的精华,粤剧是粤文化强有力的发声,从街边里巷到灿烂舞台,从岭南地域到世界广府,这是粤文化的不断展现和绽放。饮完汤,食完菜,还叹了一杯饭后好茶,读者纷纷对书香节这道岭南文化盛宴表示满意。南国书香节组委会负责人表示,岭南文化的传承并不是只靠名家大师就可以,唯有普通和读者参与到岭南文化的传承,岭南文化才能真正做到流而不断,传承千古。

  中新网8月21日电(宋宇晟)19日,大型原创文化寻根节目《中华百家姓》开机仪式在举行。作为这档节目的评委,文化学者王立群在活动结束后接受了中新网专访。他告诉记者,当下一些文化类综艺节目是“借助娱乐的形式宣传民族文化的内涵”。此外,他还谈及中国当下传统文化的复兴。王立群说:“一个民族无法和自己的过去一刀两断。”

  《中华百家姓》由安徽与宏博昌荣传媒集团联合打造。节目按照《百家姓》(宋本)的顺序,每期为观众呈现一个姓氏。据介绍,该节目将全方位地展现百家姓在历史中那些家规、家训、家传、家教、名门望族、名人轶事等内容。

  事实上,在当下国内已有不少文化类的综艺节目,题材主要限于汉字、成语、谜语等。但在活动现场,王立群还是表示,《中华百家姓》这档节目“选题非常好”。

  在王立群看来,“文化含量更高”是这档节目的亮点。他认为,汉字始终是工具。而百家姓是用汉字书写的、带有更多文化内涵的一种应用,所以它的文化含量更高。

  当被问到对当下电视真人秀的看法时,王立群表示,当下的很多真人秀更侧重于明星,而对普罗大众的关注有所欠缺。“明星有一定的市场和号召力,对提高收视率有一定的作用。但是这些节目的文化含量有所欠缺。”他说。

  而谈到当下的一些文化类综艺节目时,王立群肯定了其价值。他认为,文化与综艺节目的结合是“借助娱乐的形式宣传民族文化的内涵”。

  王立群告诉记者,姓氏是不同家族的根。“有了姓氏,才有了不同姓氏的家族:王氏族、赵氏族……有了家族,你才有家族的荣耀、家族的传统。”

  他说,在中华民族的基因中,家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家族的荣耀、家族的传统、家族的光荣、家族的责任,这是需要传承的。”

  “我们在相当长的时间对它的认识是不够的。比如说,我们很多家谱没了,族谱没了。这些东西其实中华传统文化血脉的延续和继承。”王立群说。

  对于当下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状态,王立群认为“是个好事情”。他说:“毕竟一个民族是无法和自己的过去一刀两断的,毕竟你和你的父母、你和你的家族的这种联系是无法切断的。这正像我们的今天和过去的关系。我们的过去就是历史,当下和历史是无法分割的。”

  他还说:“没有传承的文化是不存在的。(如果我们)不去继承我们的传统文化就必然要接受外来的文化。”

  七夕乞巧起源于汉代,最早见诸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除了这天牛郎织女在鹊桥相会,有了科举制度之后,七夕又叫“魁星节”、“晒书节”,保留了最早七夕来源于星宿的痕迹。说也奇怪,河源的七夕基本上是雨天。七夕(20日)的朋友圈里,又有人在这么感叹。七夕的前一天,天气非常闷热,一场暴雨正在酝酿。到了七夕,老城的一些居民,拿着容器,去新丰江宝源段取水。传说七夕水是“仙水”,早起挑仙水,愈早愈好。你知道民国期间的河源七夕,是槎城女子乞巧、斗巧的良辰吗?那时候,七夕节还没成为“情人节”,姑娘们只是在通过各种方式,祈求心灵手巧。这些优美的习俗,在上世纪50年代起就逐渐地湮没了。

  在河源话里,“夕”、“席”同音,都是入声字,河源人习惯把七月初七称呼为“七月七夕”。最让普通河源人喜爱的习俗,就是七夕早晨或天还没亮的时候,去挑“七夕水”。源城、龙川、和平等地都有这个风俗。民国《和平县志》载,七夕,男女晨起担水,贮之,谓之“七夕水”,饮之可以治疾。越早越佳,用瓦罐密贮,备用。有酒店看到河源人的这个习俗,游泳池也从早上9点开业到晚上9点。传说这天下河洗澡,小朋友身上不会长痱子。有讲究的老人,还会摘一些此时盛开的花泡在水里,然后给孙子孙女们冲凉,以祈求孩子们健康。为什么这天的水这么好呢?相传这天是牛郎、织女在鹊桥相会的日子,这天的水是牛郎织女的泪水;又说是七仙女下凡浴身的水,水质特别。所以,这仙水可拌药治病,能解热毒,用瓦缸储存,久藏不腐。这一天,女人们还可以用冷水清洗头发,当然,热水也可以。传说,七夕这天取的泉水、河水,就如同取银河水一样,具有洁净的神圣力量,必可获得织女的护佑。七夕当天,深夜1点,源城区文化馆副馆长丘雪云,按老城旧俗,采了七种鲜花,如月季、金银花等,泡在一盆清水里,放在户外,经过一夜露水(那是七仙女洒下的圣露)的滋润,天亮后,取这水来洗脸、沐浴,可以除秽、洁净和美容。她试了几年,感觉很是有效。看着那色彩鲜艳的花瓣和七仙女洒下的露水,心情也是大佳。

  河源是出才女的地方。清嘉庆年间的李汝珍小说《镜花缘》里,那个最最美丽、最最有才情的才女唐小山,也就是百花仙子,就是投生在河源的。不过,这是小说家言。在旧时,河源城倒是有很多心灵手巧的姑娘,或大家闺秀,或小家碧玉,都是她们父母的掌上明珠,在七夕前后7天时间里,都会在父母长辈的张罗下,展示自己的才华和手艺。河源老城至今保存有很多的古宅,每座古宅都有一个很大的通透的厅,人们把它叫“厅下”(或厅厦)。在厅下,七夕前后,姑娘们的手艺,就是在这里展示。据河源城中老人介绍,槎城人非常重视七夕,从七月初六晚上开始至七月十三日结束。丘雪云采访了不少城中老人,结合自己小时候的经历,挖掘了源城七夕传统:展示才艺方面,姑娘们会选出自己最得意的琴棋书画作品和女红(手工艺品);姑娘们还要泡巧,也叫种生,即用井水浸泡绿豆、黄豆、稻谷、小麦、粟米,使之发芽。七夕当天夜里,还要摆上茶果、鲜花等,拜织女。七夕之前,各屋长辈为女孩子们置办好做女红、写字、画画等所需的材料;还会从山上挖一些小树或造型奇异独特的小植物,给姑娘们做腊梅、红梅和盆景用。姑娘们就开始着手制作“七夕”要展示的作品了。场地的布置也很重要,手工艺作品的展厅设在正厅堂,通常都要把上厅和下厅的屏风卸开,摆上八仙桌,一字排开,两边摆上凳子;姑娘们琳琅满目的手工艺品就摆放在各自的上。书画作品就挂在厅堂两边的墙壁上;因为要出场,则姑娘们在侧厅。侧厅是弹琴唱曲、吟诗作对或读书、下棋的展示厅,摆放古筝、古琴,放置下棋的桌子,摆上棋盘。另一边侧厅是写字、画画的展示厅,摆放一张大大的桌子,铺上毯子,摆上文房四宝。丘雪云了解到,旧时河源城的女子读的书,有女书(妇女专用文字),也有汉字书籍。书目大约有这些:《木兰诗》、《金叶曲》、《千字文》、《增广贤文》、《三字经》、《背解红罗》、《唐诗宋词》、《织锦回文》等。女孩们在一起,吟咏诗文,或吟诗作对,行酒令。在物质仍不甚发达的时候,女性的手艺,也直接关系到一家人的生活品质,纺织、裁缝都是重要的手艺。七夕前后,姑娘们展示的有织布,织蚊帐、衣物等。那时候,邝屋巷的姑娘们做的衣服总是最漂亮,穿起来又是最舒服,所以就有了“邝屋好裁缝”的美誉。姑娘们的刺绣作品,也是最吸引人的,绣荷包、绣手绢、绣衣帽、绣花鞋、绣字画,如《织锦回文》。又有各种小手工,如蜡塑、泥塑:用白蜡、红蜡、竹简等做成梅花、故事人物、小动物。面塑:用面粉做各样杯子、器皿等,粘上黑芝麻等,好玩又好吃。果雕:用瓜果雕刻仙女下凡、故事人物、瓜灯等。爱花的姑娘们,还会展出盆景盆栽,也有剪纸。通过这样的才艺展示,人们就知道,谁家的女儿知书达理,谁家女儿心灵手巧,这也是将来为男孩们选媳妇的一个基础。对一个女孩子有了一定的了解,再作媒妁之言,这样的婚姻,会更稳定和幸福。各家各户在展示自家女儿才艺时,也会备上茶和小吃,有糖果、角仔、蛋散、软糕、甜粄、凉粉、豆沙、汤圆、豆腐花等,接待来访的各个年龄层次的男女街坊。什么是泡巧?丘雪云说,泡巧,也叫种生,即用井水浸泡绿豆、黄豆、稻谷、小麦、粟米,所以也称五生盆。豆子可发豆芽(绿豆、黄豆),用干净的篮子,放上洗干净的细沙,撒上一层豆子,再铺上一层沙子,撒上一层豆子。早晚用干净的清水浇洒,三四天发芽。用种子发秧苗(稻谷、小麦、粟米),小麦、粟米、稻谷泡于瓷盆或小秧盆里,撒上洗干净的沙子,泡上清水,三四天发芽。到了七夕那天,女孩子们就拿出各自发的豆芽和秧苗,比谁的又密又壮。再过几天绿苗长高了,就在旁边摆上制作的小树、小屋、小假山、小动物等,做成小村落;绿苗再长长些就用红绸带拢绑起来。七夕当晚,姑娘们预先相约好,七夕夜里,沐浴,在月光下摆上桌子,放置茶、酒、糖果、五子(花生、红枣、瓜子、栗子、桂圆)。用红绸束几支鲜花,插在花瓶里,案上摆个小香炉,姑娘们于案前焚香礼拜织女完毕,围坐在桌前,低头乞求手巧、心巧(聪明智慧)、貌巧(美丽漂亮);同时默想自己的心愿,如嫁个如意郎君、爸妈健康长寿、兄弟姐妹平安和睦等。

  在旧时的河源,七夕习俗与广府方面的习俗相近。民国期间,河源曾与南海联合举办了一次七夕活动。袁友粦老人回忆说:“地点是在太平街南海会馆,槎城女子和南海女子,争奇斗巧,内容丰富,场景还配备了灯光背景,非常隆重。”在源城土生土长的丘雪云,自小也耳濡目染了许多传统习俗,到现在,她也传承了其中一些习俗,觉得既雅致,又亲切。面对近来流行的“七夕情人节”说法,她有着自己的思考:“在男女授受不亲的封建社会里,那些浓缩着智慧,渗透着少女情怀的精美的手工艺品,自然就是未婚女子为自己搭建的鹊桥。槎城七夕节的文化内涵如此深厚,活动丰富多彩,怎么是所谓情人节所能比的?”这么美好而又丰富多彩的槎城习俗,现在的河源人怎么就遗忘了呢?丘雪云走访了一些经历过七夕节日活动的槎城老人。以前在太平街开缸瓦店的老板袁友粦老人和下城邝屋巷住户邝建祥老人对从前的七夕活动记忆犹新:“上世纪50年代‘土改’开始后,很多习俗就慢慢淡化了,街上满街都是‘依靠贫苦农,团结中农,中立富农,消灭地主阶级’、‘地主阶级的土地房屋,分给无地少地的贫苦农民’。在这样的形势下,谁还敢那么张扬地搞节日活动呢?”老人们叹息说:“到了‘’时期的‘斗资批修’后,‘七月七夕’活动就在槎城人的生活中消失了。”消失的七夕习俗,进了博物馆。在广州,已建成广州乞巧文化博物馆,以天河区珠村明代建筑、珠村大祠堂即“明德堂”为核心筑群,设明德堂、纤云馆、巧艺馆、金风馆、玉露馆5个馆。在主馆明德堂,除了可以看到传统“摆七娘”展示之外,还有乞巧文化静态展示。

  明朝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紫金(旧名永安)置县后,出现了一个卓越的地方官——知县陈荣祖。他没有做轰轰烈烈的大事,他只是从小事做起,从人们最需要的“医食住行”做起。400多年后,他的传说,还附在人们常见的食物上,流传至今。新建永安县21年换了12任知县永安县建县之前,遭受了多年剧烈匪乱,人们都不敢走山了,弄不好,就给,或者直接身首分离被抛尸荒野。为了治好这么乱的地方,嘉靖派名将俞大猷来安靖,一众匪首果然被戮或被擒。善后之举是,朝廷在这一带设县。于是隆庆三年,以古名、宽得、琴江等七图,合为一县,县名永安,以期安定。建安人魏世熙被选为永安县第一任知县,但当时永安还未建有城和城墙,而且还有余党,魏世熙不肯上任。有司多次敦促他赶快到任,催得急了,魏世熙大喊:“安所置县?安所置世熙?”终究他还是没去上任。后来的多任知县,任期短则大约一年,长则三四年。陈荣祖是第12任县令。陈荣祖(生卒年月不详),福建省同安县人。明万历十八年庚寅(1590年)中举,朝廷命为永安知县,任期为万历十八年至万历二十三年,任期达5年。发明“菩米”,救民病苦紫金邑人马兆銮,通过先辈的口口相传,还记得陈荣祖以熟米解决瘴疬所带来的疾病的故事。永安地处山区,境内森林密布,为“瘴雨蛮烟”之区。相传永安县建县时,因为经过兵劫,人口非常少。建县后,大批外地人口迁来,垦荒开田,永安的人口才逐渐多了起来。但是,在迁来的移民中,大都不适应永安的水土,很多人受山岚瘴气的影响经常患病。病人,面黄肌瘦,有的甚至汤药无效,中年早逝。陈荣祖来做县令后,了解到老百姓的这种疾苦,就经常到乡村巡视,访贫问苦,寻找应对瘴气的办法。陈荣祖深谙医理,认为此病为山岚瘴气、水土寒凉所致。陈荣祖遂传令出告示:于某年某日在某地传授制作并熟米,以抵御日益严重的黄肿疾病。是日,令泥匠垒起三口大锅,锅中放满稻谷,加上清水用柴火,熬至稻谷全熟后捞起,第二天晒干后,再叫人担去砻掉稻壳。熟米如珍珠翡翠般,且碎米粒极少。知县令衙役将熟米用水洗净,放入锅中,再加入适量姜丝用火熬煮熟米粥,摆在人们的面前。人们食过熟米粥后流汗,顿觉神清气爽。长期食用,病患者不药而愈,对陈荣祖不已。食熟米习惯流传至今。为了推广熟米的制作和食用方法,陈荣祖从外地引进了风车、砻、碓、米筛等一批熟米加工工具,还引进了一批能制作这些工具的工匠。经过他的推广,熟米在永安各地普遍制作食用,终于解决了山区湿度大、潮气重带来的瘴疠疾病问题,老百姓才过上了平安的日子。这个方法流传到了永安以外的其他岭南客家地区,使更多的人适应了当地水土,减少了疾病。人们不知道这是陈荣祖发明并推广的,就传说其制法是所赐,故客家人把此米称之为“菩米”。菩米,也称熟米。“熟米”一词是后来起的学名,是相对于生米(稻谷未经熟制直接碾成的米)来说的。总的来说,制作菩米是客家先民南迁闽粤适应当地水土,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智慧。他带来了瓮菜(空心菜)建置之初,永安县生产落后。陈荣祖上任后,励县人垦荒种植,还教民广种姜、芋、麻、豆等作物,促进本县种植业的发展。陈荣祖除公事坐堂穿官服外,其余时间经常穿平民服装,不带随从,到乡村或者街市上与老百姓一起拉家常,遇上老百姓有什么喜事,他也送礼贺喜。小孩子不知道他是县官,叫他陈伯,他也很高兴地应答,所以老百姓有什么事都愿意跟他说。马兆銮讲述说(练立权整理),传说有段时间,陈荣祖听说县城圩上卖羊的人为了多卖点钱,卖羊时每头羊都栓一条用浸湿的禾秆搓成的又粗又长的草绳,过秤时连草绳一起上秤算钱,他就在一个圩日专程到卖羊的行市去了解情况。发现真有这种行为后,就问卖羊的人:“你这是卖羊还是卖草绳?是卖草绳就没有这个价格,是卖羊就不应该连草绳一起过秤。”卖羊的人见是县官来管,急忙认错。此后,圩上卖羊的人再也没有连草绳上秤算钱的行为了。陈荣祖在永安做官时,除引进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外,还引进了一批粮食和蔬菜品种。据说,当时引进的空心菜,种出来后叫不出名来,因为种子是在陶瓮中带过来的,所以老百姓就叫它瓮菜,这个叫法一直沿用至今。现在源城区、东源县等地的人们,也把空心菜叫成瓮菜,发音略有不同。《永安县次志》载,陈荣祖出行时,挑行李的夫役、干粮等,都是自备的,“地方无扰”。他革除陋规,逢年过节或他自己生日,一概不收贺礼。人们遭受火灾,他发放抚恤银;有遭受瘟疫死了的,“给棺以葬”。陈荣祖设立社学,选择罗光宇等10余人,给予衣巾等物,聘为社学教师。县里九丫树地方有白额猛虎伤人,陈荣祖斋戒过后,到城隍庙毕,派人找到老虎并射死,以便出行。永安百姓为其立生祠陈荣祖在任5年,政绩灿然。明万历二十二年,升任德庆知府。离任时,群众沿街设案,上置水盆、(寓意清如水,明如镜)夹道欢送。陈荣祖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老百姓很感激他,就在县城的西门内,给他建了一座生祠,叫陈公祠,里面除了有陈荣祖5尺高的塑像外,还有砻、碓、风车等工具。陈荣祖在永安任满移任广西时,县里的老百姓在长街上摆香案和清水盆,表示他为官清正,给他送万民伞,誉他为青天大老爷。传说,陈荣祖到广西任官3年后,左耳边上长了一个痈,又疼又痒,怎么治都治不好,怀疑是永安的生祠有问题,就派人来看。那人到了陈公祠后,四处查找,在陈荣祖塑像的左耳边上看见有一个燕蜂窝,随手抹去,擦干净后就回广西去了。那人回到广西后,陈荣祖的痈已经没了。病好的那天,正好就是他塑像上的燕蜂窝被抹掉的日子。清顺治十八年,陈荣祖入祀永安名宦祠。

  为进一步推动广东省大学生深入学习《习总系列重要讲线年版),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广东省委宣传部、南方网决定在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中开展理政新新思想新战略知识竞赛活动。

  推荐:

  

关键词:民国时期风俗
0
0
0
0
0
0
0
0
下一篇:没有资料

网友评论 ()条 查看

姓名: 验证码: 看不清楚,换一个

推荐文章更多

热门图文更多

最新文章更多

关于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版权声明 - 人才招聘 - 帮助

声明:网站数据来源于网络转载,不代表站长立场,如果侵犯了你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删除。

CopyRight 2010-2016 南阳婚礼策划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