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性恋题材的家庭情节剧,处理的问题往往是,家庭中其他努力接受其中一个是同性恋的过程。下面列举的三部的影片都是这样的故事模式:《喜宴》中,父母对于儿子高伟同的接受;《致母亲——爱女们》(A MIA MADRE piacciono le donne ,西班牙,2002年)中,女儿对母亲及其女友的接受;《桃色接触》(touch of pink,英国,2004年),也是母亲接受儿子是同性恋的事实。而且另一个相同点是,三部电影都有一些戏剧元素,通过同性恋身份的家庭隐瞒身份,或者非同性恋的家庭同性恋情的过程,制造笑料。
《喜宴》中,高伟同和赛门、威威为父母的到来做出一个“轻易的解决方案”——假结婚。这一行为充满了戏剧性,身处深受中国传统思想影响的家庭,同性恋者做出了一个善意的行为,而且,这又是对中国留美学生的真实描摹,另一方面,又为下面制造的种种笑料做好准备。这样的事情同样发上在《桃色接触》中,儿子对于教的母亲的到访恐慌不已,只能进行瞒骗。《致母亲——爱女们》中,女儿们的解决方式则更加离谱,女儿们竟然主动勾引母亲的女朋友。当然,这些方式都是太过于草率的,主人公都希望不任何家庭的感情,而达成家庭哪怕是暂时性的和谐,但是他们没为此做好充分的准备,甚至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因而结果是已经了家庭的感情。《喜宴》中的父亲其实早已明白儿子的性取向,相信他的内心经历过一段暗自的挣扎,而儿子在医院里向母亲坦明性取向的时候,也是惊讶失神。威威的怀孕,于她自己,是一个重大的抉择;于赛门,则是高伟同的。
中国传统的思想深深印在李安的电影中,纵观李安的“家庭三部曲”,都有这种痕迹,父权要最终流露脆弱的一面,而子女最后也要达到情感的理解,文化的融合……“喜宴”中,李安自己扮演的角色跳出来说“你看到的正是五千年性压抑的结果”,可以看出来创作者的用心和野心,这部电影在笑料中,对于中国深厚的文化,都是一次严肃的探讨。(范坡坡/文)
推荐: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