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硕和关昕81年前,也就是1935年4月,中国上海举行了一场“集体婚礼”。关于这场“集体婚礼”,《申报》是这样写的:首届集体结婚典礼于1935年4月3日在江湾新市大礼堂举行,参加婚礼的新郎新娘共有57对。市长吴铁成、社会局局长吴醒亚作为证婚人出席婚礼,并有700多市民作为嘉宾。为了举行这次婚礼,礼堂的大厅特地铺上了红地毯,礼台及阶梯上均以鲜花布置,结婚证书和纪念品放置在孙中山先生的铜像前。
参加典礼的新人要求着装统一,新郎为蓝长袍、青马褂、呢帽、青便鞋、白袜子;新娘则穿粉色软缎旗袍,披头纱,戴素色头花,穿高跟鞋、长筒袜,手戴白手套,捧玫瑰花及长青草。此外,新郎新娘的胸前都佩戴着红底金字的“结婚人”飘带,各有一徽章,印有“新生活集团结婚”字样及号码。市长要求到场的证婚人及全体职员也一律穿蓝袍黑马褂,“以壮观瞻”。婚礼的大致程序是:军乐队奏结婚进行曲,新人在介绍人的带领下,从礼台旁的小楼梯依序登台,向孙中山先生遗像三鞠躬。新人面对面而立,相对二鞠躬,而后向证婚人一鞠躬。证婚人向新人授赠结婚证书和纪念品,并致婚辞。最后,57对新人在音乐声中步出礼堂,到广场摄影留念。整个婚礼进行了不到两个小时。
1935年的《申报》详细报道了这次集体结婚的过程,美国的派拉蒙、米高梅、中斯等电影公司均派摄影师到现场拍摄新闻片,并界多个大城市放映。此后,南京、等城市相继推出集体婚礼,在1937年2月成立了专门的筹委会,确定每三个月举行一次集体婚礼。
这样的上海新娘,很容易让人想起旧时月份牌上的女子。在人们的印象中,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女人,似乎就是跳舞、看电影、逛公园、喝咖啡、品鸡尾酒,喜欢时装、明星、……而一件粉色旗袍,似乎是这个时期上海新娘的代表。这个时期的京派新娘依旧穿着旧式的大襟,戴着繁琐的装饰。然而这里是上海,海派的女子快乐地玩转传统服装和西式服装,她们不仅把西式外套、大衣、绒线衫穿在旗袍的外面,还开始尝试洋装中的翻领、V形领、荷叶领、荷叶袖、开衩袖……轮廓修长紧身的旗袍,因为适应南方妇女苗条的身材特征而受到上海女子喜爱。从1935年的画报上看,这些粉色旗袍已经是改良过、结构更趋西化的旗袍,它们一反传统地有了胸省、腰省和装袖、肩缝,以展现完美的身材。海派女子不停地追求着旗袍时尚,旗袍面料也由于纺织品的大量进口而极为丰富,从各类绸缎到棉布、呢类、纱罗,应有尽有。她们偶尔也会采用镂空织物和半透明的化纤或丝绸,以破天荒的“透、露、瘦”显出东方女子迷人的神韵。海派旗袍风靡于上海滩的街头巷尾,成就了上海女人,也终于使1935年的上海成为时尚的中心,成为老外眼中的“东方巴黎”。
1935年的上海,成了一个写意的年代,它是张恨水的《金粉世家》,是张爱玲的《半生缘》,是周璇的悲,阮玲玉的死。一片浮光掠影中,影视和文学的“鸳鸯蝴蝶派”随之兴起。1935年的上海,还有鲁迅、巴金、茅盾。这年,在娄山关写下了《忆秦娥》:长空雁叫霜晨月,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1935年的“集体婚礼”,也未必像你想象得那样浪漫,这次集体婚礼的背景是20世纪30年代提倡的“新生活运动”,集体婚礼作为其中的一项,通过行政命令推广。1935年的粉色旗袍,每件价值两元五角,在织绸厂统一制作、批量供应。
本文由 325游戏(m.325games.com)整理发布
网友评论 ()条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