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马威()近日发布的《赢在中国》报告指出,开展对华业务的企业不断增加,但将战略重点放在中国的澳洲企业比例还不到2%。在华设立据点的澳洲公司都希望能够进入并扩大中国市场,但很多障碍使他们疲于应对。比如,复杂的监管要求、陌生多变的消费者偏好以及中国各个区域市场千差万别等因素。
ACB News《澳华财经在线月中旬,在贸易和投资部长乔博(Hon. Steve Ciobo)的带领下,1000多名企业代表赴中国参加“2016·中国周”,以推动2015年12月签订的《中澳贸易协定(ChAFTA)》更好地付诸实践。
协定实施后,与那些还没有与中国建立类似高水平的贸易准入协议的其他国家相比,企业就有机会创造出独有的竞争优势并领跑全球。他们都盯上了中国这块大蛋糕:14亿的潜在消费者和1060万家企业的庞大市场容量。
尽管如此,毕马威亚太区的业务咨询部门负责人彼得·利德尔(Peter Liddell)指出,与中国之间的贸易额不断增加,但对中国出口,或者将战略重点放在中国的企业的实际数量却出奇地低,占澳洲企业总数的比例还不到2%。
在中国的跨国公司正面临新的变化。里德尔表示,以前,中国一直是很多跨国公司扩大业务的首选,当时,中国的制造成本非常低廉,不管是原材料还是制成品都是如此。因此,中国可以说是跨国公司的利润源泉。但如今,这些跨国公司在中国业务的盈利仅能维持在当地的运营,成了“取之于中国返还于中国”,完全没有超额收益了。
1. 到2020年,中国人口的一半以上将是中等收入者,中国市场的未来将是这些人的消费倾向驱动的。企业必须时刻准备好,通过各种渠道与新的消费者展开互动,并在这样一个充满活力、快节奏的中保持持续竞争力。
2. 通过贸易获利并不容易,这就需要公司必须将中国视为重点市场之一。如何与特定市场互动、制定产品细分战略和交付机制也需要做好规划,以满足细分市场中不同客户的需求。
3. 跨国公司在蜜月期过后如何成功的婚姻是一个难题,分手是常有的事。这就需要制定一个可以达成长期目标的计划——一些澳洲企业原先在国内能够快速成功,他们期望在中国也能够一夜成名,这样的企业往往还没能进入中国市场就不得不选择离开。
4。找到一个适合的合资伙伴很重要,但如何激励他们更为重要——理解他们,并适时激励他们,这样才能达成你们的共同目标。
5。了解相关产品、供应链和特定市场的非贸易性壁垒,遵从当地习俗,规避法律法规风险,在特定市场中成功开展业务。
利德尔先生指出,要想在中国的投资获得超额收益,必须要制定细致的规划并对方法加以规范。在这方面做得比较成功的公司能够真正了解当地的消费趋势,根据中国消费者需求制定品牌目标,与当地监管层面的关系也会如鱼得水。
计算机行业:AI进入黄金发展期 掘金五大投资主线家A股银行三季报收官!5家净利增超20% 前三季营收集体正增长
东方财富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东方财富网不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杨得志之子南阳事件
网友评论 ()条 查看